编者按:为庆祝联合国第十六个中文日,东华理工大学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为主题,联合海外共建孔子学院,开展了“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江西新闻、大江网、文明江西、中媒在线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为庆祝联合国第十六个中文日,东华理工大学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为主题,联合海外共建孔子学院,开展了“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共同书写文字之美、阅读文章之妙、赏析文化之博、探寻文明之道,携手搭建语言互通之桥、理解互信之桥、文明互鉴之桥。
汉语角里话友谊,中外交流共成长
4月初,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开展以“我和东华理工的故事”为主题的汉语角活动。活动创新采用中外学生结对模式,在汉语课老师的指导下,中国学生化身“语言伙伴”,协助国际学生突破语言障碍。摩洛哥籍学生Hamza表示,汉语角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让我们能接触更多中国朋友和中国文化,我相信我的汉语一定会越来越好。未来,学院将建立汉语角常态化运行机制,打造可持续的文化交流载体。
汤馆品韵书牡丹,中外学子赏华章
4月15日,东华理工大学在江西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举行“江西中外青少年戏剧与民俗文化考察基地”挂牌仪式,并开展“戏穿古今 字越山海——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主题活动,学校国际学生到场参加。
国际学生通过戏曲扮装、水袖和篆书临摹三维体验,开启了一场沉浸式语言文化穿越之旅,完成从旁观到参与的转变。在专业演员指导下,国际学生身着传统戏服,化身《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或柳梦梅,体验《牡丹亭》的经典水袖,切身感受戏曲动作的柔美与含蓄。在书法专家的指导下,国际学生学习用毛笔在扇面临摹书写篆体字“牡丹亭”,体验“横竖撇捺”间的汉字之美。
特大孔院庆盛事,文化交融促相知
4月18日,东华理工大学与青海民族大学共同承办的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商务参赞谢宇、特里布文大学校长Khadga Bahadur KC及中尼教育界代表、华人华侨代表、孔子学院师生等二百余人出席。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仙平,青海民族大学校长赵海兴视频致辞。
活动现场,孔子学院师生带来了中国歌舞、诗朗诵、茶艺、书法等表演活动,展现了中文之美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孔子学院还组织了画脸谱、猜灯谜、投壶、剪纸等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同尼泊尔青少年及社会各界的交流,促进了民心相知与相通。
“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不仅加深了国际学生对中文及中国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东华理工大学将继续秉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宗旨,依托江西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更多文化体验项目,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