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联合国第十四个中文日,推动多元文化互鉴,东华理工大学积极响应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中文联盟2023年“国际中文日”活动倡议,围绕“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主题,充分利用学校综合性办学优势,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特色,联合海外共建孔子学院,开展2023年“国际中文日”线上线下系列活动。
“学语言”——中外学生共话“中文日”
4月初,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尼泊尔沉浸式汉语教学中心组织师生以“中国人眼中的尼泊尔”为主题,开展线上“汉语角”活动。外国语学院组织了普通话标准、英语口语流利且擅于交流的英语专业学生与尼泊尔学生对话,以问答形式围绕本次主题进行交流,为整个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口语氛围。
“汉语角”活动旨在推进中文和尼泊尔当地语言文化的交流,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一方面,激发尼泊尔汉语初级水平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汉语中级水平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东华理工大学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通过了解尼泊尔文化、结识尼泊尔朋友,促进中尼双方的友好交往和长期合作。
“同挥墨”——国际学生共写“中文日”
4月18日,东华理工大学国际学生赴江西进贤县文港镇“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开展“雨生百谷正逢时,挥墨共写中文日”的线下主题活动。文港毛笔制作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毛笔制作和销售最大的集散地、闻名遐迩的“华夏笔都”和“中国毛笔之乡”。 国际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毛笔文化、毛笔实物、书画艺术陈列馆,前往毛笔工艺制作坊观看手工艺人现场制作毛笔。学生们饶有兴趣,驻足观看并认真询问毛笔制作的流程。在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华荣老师的带领下,国际学生亲自上手体验了毛笔制作工序中的“刷毛”步骤。在书法体验环节,国际学生经专业教师指导后,很快掌握了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写下了“中文日”三个字。
近年来,东华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一直把坚定文化自信作为使命担当,积极践行文化自信,自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东华理工好声音”。此次文化体验活动是“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课程的实践,也是东华理工大学国际学生走进江西“2+6+N”产业系列活动之一,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着重要意义。
“连山水”——孔子学院共庆“中文日”
4月20日,东华理工大学承办的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尼泊尔“2023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陈松、尼泊尔语言委员会主席Dr. Gopal Thakur等出席,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孙占学视频致辞。
陈松表示,学会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这也是今年国际中文日主题“中文:增进文明对话”的意义所在。汉语文字意蕴深长,延续数千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国外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人数近2亿。汉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中国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孙占学指出,谷雨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生动反映,对于今天的中文日活动和增进文明对话寓意深刻。通过孔子学院,东华理工大学今年3月正式开设了尼泊尔语言文化兴趣班,有力促进了两种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希望本次中文日活动能让文化的力量进一步拉近彼此心灵间的距离。
活动中,尼泊尔各界人士和孔子学院学生通过表演中国歌舞、古诗朗诵、毛笔字展示、茶艺等节目展示了中文之美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特里布文大学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中尼两国的语言和文化交流,为中尼两国的友好做出了积极贡献。孔子学院秉承“和谐、友爱、协作、共赢”的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师生为主体,推动中尼两国之间各项交流,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孔子学院今年还将举办茶文化展览、中国节暨加德满都论坛、中文电影节、绘画比赛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同尼泊尔青少年及社会各界的交流,促进民心相知与相通,共同推动中尼友谊不断向前发展。(图/新华社 王璐璐 石振宁 文/王璐璐)